我公司客戶成功在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的頂級刊物《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發表微塑料課題研究相關論文,最新影響因子為13.6。


我公司客戶**大學博士研究生張*同學,

于2022年6月份送檢樣品1批,委托進行微塑料檢測服務。

接到樣品后,我公司承諾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實驗并交付檢測數據。

檢測報告的編號為  2022-07122781:**大學。檢測內容如下:


微塑料全分析(32組數據)


1、微塑料豐度(2組數據)

2、基本粒徑(2組數據)

3、種類(7種材質,張*同學選擇 6+1的 檢測方案)

4、形態(7種形狀)

5、顏色(7種顏色)

6、尺寸(7級篩分)


數據交付:

(全套譜圖、原始數據、數據分析等)


張*同學選擇的課題:全國農村家庭糞便污水處理設施中的污染物遷移轉化機制研究。

研究成果以“Microplastics in household fecal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of rural China”為題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發表。

張*同學是論文的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農村廁所糞便高效資源化處理關鍵技術與示范)的支持。


該研究工作致力于農村生態環境中污染物的健康風險和遷移轉化規律的研究,主要聚焦農村環境污染物的特性及其時空分布規律,并且已經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圖 全國農村家庭糞便污水處理設施中的微塑料特性及分布


       

      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是指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顆粒,被視為全球性的環境污染物。MPs可以吸收和解吸有毒化學物質、重金屬和疏水性有機污染物,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高風險。農村地區糞便污水灌溉被懷疑是環境中MPs污染的重要來源,這在發展中國家非常普遍,值得高度重視。本研究從全國視角探討了農村家庭糞便污水處理設施中的MPs豐度、組成特征和空間分布,并估算了通過糞便污水每年進入農田的MPs質量。糞便污水的MPs豐度與其化學需氧量、懸浮物濃度、環境溫度、微生物群落組成等具有顯著相關關系。農村家庭糞便污水處理設施可能是MPs進入水環境或土壤環境的重要途徑,本研究成果為環境管理決策和進一步風險評估提供了科學依據。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3002078